讓愛延續(xù),讓生命流動
發(fā)布日期:2019-09-05 來源: 作者:朱穎穎 點擊: 558
死亡,是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宿命,而遺體的處置,則成為身后的終極關懷問題?!缎⒔洝酚醒?,“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之,孝之始也”。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死后遺體捐獻是不可想象和大逆不道的,但是,當死亡來臨,一切終成虛化的時候,我還是希望能夠讓別人擁有第二次生命,讓他人繼續(xù)創(chuàng)造奇跡,回報社會。我想當時這個主人公應該也是這么想的。
張永福,男,62歲,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zhèn)葉劉湖村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慢性胃炎等病史,多次就診濉溪縣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2014年,村里看他家貧困又疾病纏身,特地給他申請了農合貧困救助,并且常去慰問,他經常對自己兒子說,“如果不是政府和共產黨對我好,住院和吃藥能給報銷,要不然根本看不起病,所以我想著一定要感謝政府,感謝共產黨?!?6年一次偶然機會,張永福從電視上看到了關于器官捐獻的節(jié)目,在四處了解什么是器官捐獻后,他向家人表達了自己要遺體捐獻的想法,而且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再次生病住院后,張永福擔心自己遺體捐獻的愿望不能實現就多次催促自己的兒子找捐獻的方法,“你一定要快啊,別用不上了”。兒子從網上找到了申請的方法,發(fā)現自己是第46萬多申請捐獻的人,擔心輪不到自己捐獻,又找到村委會,村委會又聯系淮北紅十字會,拿來申請卡上填上信息。此后住院,老人家一定會隨身攜帶申請卡,想要第一時間能夠捐獻。
“共產黨對我們貧苦老百姓,老年人是真好,我們應該盡我們的力量對社會有所報答,咱們沒其他本身,身上最有用的就是遺體了。希望大家能改變舊觀念,造福社會。”老人家不僅自己是這么做的,更用實際行動感染著自己的家人,影響著村里扶貧會的參會人員。
每年的5月8日是世界紅十字日。人道、博愛、奉獻是紅十字會精神的精髓,而遺體捐獻行為則是這一精神的體現。自2010年我國啟動公民逝世后遺體捐獻以來,我國的人體器官捐獻率逐年提高,但仍低于歐美發(fā)達國家。據估算,我國每年約有150萬名器官衰竭患者,其中30萬人適合器官移植。而實際完成公民逝世后遺體捐獻僅為2766例。供體太少,需求者太多,我國的遺體捐獻事業(y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生命是短暫的,每個人都終將告別這個世界。每一個遺體捐獻者的背后,都是生命的無私與超越。穿過死亡之門,死亡成為了生命的升華與接力。遺體捐獻,雖然宣告著一個人的死亡,但也意味著更多人的重生。在生命重綻生機的時刻,社會也收獲了一份滾燙的文明。讓愛延續(xù),讓生命流動,回饋社會,讓大愛永留人間。(全科醫(yī)學科朱穎穎)